跳转至

digiKam 标记流程

安装 digiKam

若已安装过 digiKam,可跳过此节

根据操作系统,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的 digiKam 软件。

配置向导

首次运行时会触发配置向导,可先参考下文配置数据库类型及位置
若不想本地数据被索引(Windows 下会默认选择 Pictures 文件夹),可先使用空路径,之后导入移动硬盘中的媒体;也可在配置向导时直接选择移动硬盘中的媒体路径。

提示

标注过程不会使用到 digiKam 的人脸识别和自动 tag 功能,相关窗口(提示下载模型)弹出时可忽略。

digiKam 配置

数据库类型及位置

首先配置 digiKam 数据库,设置 - 配置 digiKam - 数据库,类型选择默认的 SQLite。

志愿者

建议将数据库位置设置到照片存储根目录,以移动硬盘方式获取数据时即为该硬盘根目录,之后数据库文件(.db)会随数据一并回收

元数据相关配置

设置 - 配置 digiKam - 元数据。

行为

【行为】一栏:【要写入图像的元数据信息】,全选即可。

「延迟同步」与「修改文件时间戳」

不要勾选「延迟同步」,不要勾选「文件修改时更新文件修改时间戳」
前者被勾选时,digiKam 不会在应用更改后向原文件(及 sidecar 文件)中自动写入标签,若需要该功能,请确保每次标注完(一个文件夹后)单独进行「相册 - 写入元数据到文件」的操作;后者不勾选可以尽可能保护数据 文件的原始时间信息。

附带文件

【附带文件】一栏:勾选 【写入附带文件】,下拉菜单中选择「同时写入到项目和 XMP 附带文件」。

不要勾选「附带文件名兼容其他商业软件」

导入数据

设置 - 配置 digiKam - 相册集合,本地数据添加「本地集合」即可,移动硬盘则为「可移动媒介集合」。

导入标签池

为了方便自动化数据处理,请务必使用我们提供的物种列表(Taglist)

将 Taglist 图片导入相册(导入 - 添加图像,或直接拖进相册窗口)后,进入标签 - 标签管理器 - 同步导出。如果数据库内有之前遗留的旧标签池,选择“仅从数据库清除所有标签”。选择读取图像标签,从图片读入标签,即可导入物种列表。

批量调整媒体时间

志愿者

如未被告知需要修改视频媒体时间,可忽略此部分

  • 在相机文件夹内 筛出视频文件 ,检查文件的修改时间与文件图像中显示的时间戳是否一致;
  • 如果一致,在 digikam 右侧:工具-后期处理-调整日期和时间:
  • “已使用时间戳” 选择 “文件最后修改时间”
  • “时间戳调整” 选择 “复制数值”
  • “已更新时间戳” 处如下图所示勾选。注意:不勾选 “文件最后修改时间”(为了保护文件修改时间)
  • 点击应用

标记

标签规范

标记前清先阅读红外相机媒体标签规范中的相关内容。

打物种(Species)标签

选中一张/多张照片,如下图所示勾选物种标签(注意只勾选物种名称,不勾选更高层级的 Species),点击应用

多个物种

同个媒体出现多个物种时,需要打多个标签。

标注效率

几个提升标注速度的小技巧:
1. 对高频率出现的标签,可使用快捷键来提高标记效率
2. 8.5.0 后版本的 digiKam 已支持视频预览倍速功能(视频播放器左上方时钟图标),旧版本用户推荐升级使用

对于标签池内已有物种,使用标签池中标签;

对于标签池内没有的物种,经过确认没有辨认错误后,新建标签:菜单栏 - 标签 - 标签管理器 - 搜索右边的 + 号,建立双层标签,将物种标签建立在 Species 标签下,格式为:Species/<物种名>

新增标签注意事项

需注意 Species 大小写,新增物种时需先与我们确认标签名。

打精选标签

在打物种标签过程中,遇到适合于宣传的媒体,通过评级(rating)为其添加精选标签——鼠标浮动到媒体缩略图可看到星级选项。可分为两类精选:

  • 5 星(⭐⭐⭐⭐⭐)
    鹀老师:「令人啧啧称赞、拍案叫绝的」
    非常好看的/有特殊行为的(如育幼、捕食、求偶等)、适合用做宣传的照片和视频;

  • 1 星(⭐) 一些比较特别、挺好的照片(最好是清晰的全身照),但也没有好到 5 星的程度。

凭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即可,请放心大胆地「精选」。

打个体(Individual)标签

打物种标签操作一致,个体标签位于 Individual 层级下,新增个体及标签的注意事项详见个体识别相关流程。

及时检查

打完整个文件夹后,可进行检查:digiKam 内筛选无标签媒体,确保所有媒体都有标签。